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谁 春秋战国老马识途的典故

齐桓公。“老马识途”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韩国·韩非子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。典故内容为:春秋时期,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,齐军是春天出征的,到凯旋时已是冬天,最后迷了路。管仲说:“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。”于是放开老马,人跟随着它们,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。

公元前663年春天,大臣管仲跟随齐桓公兴师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,班师回国时已是隆冬,所经过的山川草木也都发生了变化,再加之齐军不熟悉周围地理环境,不慎迷失了方向,在山谷里转悠了几番,也没找到走出的道路。

由此,从上到下弥漫着一派恐慌的情绪。齐桓公也非常焦急,不知如何是好。这种情况下,满腹经纶且怀有计谋的管仲,向齐桓公进言:老马的智慧可以用一下啊,马是认得路的!

于是,命令兵卒解开了几匹老马,让其自由跑动。然后,齐军大部队跟随在其后,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后,竟然真的走出了山谷。

将士们高兴得笑逐颜开,齐桓公也乐呵呵地拍着马背道∶还是老马识途啊!

成语“老马识途”的典故便由此而来。

借鉴指导

《老马识途》这个成语典故,从侧面告诉了我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:

一是作为个人,特别是中青年人,要主动学习身边老同志、老师傅的长处和优点,认真听取他们的指教,因为他们经验多、见识广,经过风雨、历过磨难,成熟稳健,所以遇事应多向他们虚心请教、学习。

二是作为单位,及其领导人,应充分认识到老同志就是团队的根,培根才能苗壮果实,因此一方面要从育文化积厚德的高度,多关心爱护老同志,多尊重善待老同志,形成良好的敬老尊老爱老氛围;另一方面要发挥老同志的示范引导作用,组织做好文化、技术、管理、经验等方面的“传帮带”工作,尤其在重大事项、活动时,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,求得事半功倍。

- 正文结束 -